首頁 >> 中醫學研(入門自學與提高) >> 經絡針推 >> 針推基礎 | 【論壇瀏覽】 【發表新帖】 | ||
標題 | 作者 | 查看/回復 | 發表時間 |
![]() 足厥陰肝經 152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沿足背內側上行,過內踝前1寸處,向上行小腿內側至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太陰經之后,行腘內側,沿大腿內側,入陰毛,繞陰器,達小腹,循... |
五味堂主 | 61694/65 | 2007/4/18 19:05 |
![]() 一、手太陰肺經 126 【循行分布】 體表 從肺系橫行出來,向下沿上臂內側,行于手少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前面,下行至肘窩,沿著前臂內側前緣,入寸口,沿著魚際邊緣,出拇指內側端。 127 ... |
五味堂主 | 89129/104 | 2007/2/15 17:12 |
![]() 足太陽膀胱經 135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目內眥。上額。交會于巔頂,入里聯系于腦,回出分開下行項后,行肩胛內側挾脊柱外開1.5寸,達腰部。腰部支脈向下經臀部至腘窩;后項支脈經肩胛內側挾脊... |
五味堂主 | 66235/54 | 2007/4/18 16:48 |
![]() 四、足太陰脾經 125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足大趾未端沿大趾及足內側赤白肉際,至內踝前面,上行小腿,沿脛骨后面至膝內側,經大腿內側,進入腹部。 69 體內 進入腹部,屬于脾臟,... |
五味堂主 | 58907/67 | 2007/2/19 22:24 |
![]() 《人體經穴圖譜》上:人體經絡循行圖·督脈 156 【循行】 . 《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 |
五味堂主 | 51468/66 | 2007/4/24 12:32 |
![]() 任 脈 153 【循行】 . 《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154 《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為經脈之海;... |
五味堂主 | 66177/72 | 2007/4/18 23:20 |
![]() 十二經氣血流注歌訣 人體十二經的氣血按照時辰流注有一定的規律,中醫主要應用于經絡辨證、針灸(如子午流注針法)、養生保健等方面;它還是氣功、點穴術的必俱基礎知識,學習中國傳統國粹的不可不知。 ... |
五味堂主 | 72212/99 | 2007/4/19 22:34 |
![]() 三、足陽明胃經 124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鼻翼側,上行至鼻根,再向下沿鼻的外側,進入上齒齦內。回出環繞口唇,向下交會于承漿(任脈)處,再向后經大迎,沿下頜角頰車,上行耳前。經上關... |
五味堂主 | 72836/73 | 2007/2/19 22:03 |
![]() 足少陽膽經 147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目外毗,上行額角,下耳后,沿頸旁,行手少陽三焦經之前,至肩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后,向下入缺盆。耳部支脈: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達目外眥后方;外... |
五味堂主 | 59950/60 | 2007/4/18 18:23 |
![]() 手少陽三焦經 146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無名指未端,向上行于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沿手背,出于前臂外側橈骨和尺骨之間,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達肩部,交出足少陽經之后,向上進入缺盆。胸中支脈:從... |
五味堂主 | 57245/61 | 2007/4/18 17:54 |
![]() 手厥陰心包經 141 【循行分布】 體表 沿著胸中,出于脅部,至腋下3寸處(天池),上行抵腋窩中,沿上臂內側,行于手太陰和手少陰之間,進入肘窩中,向下行于前臂兩筋之中,進入掌中,沿著中指到指端。... |
五味堂主 | 57769/60 | 2007/4/18 17:37 |
![]() 足少陰腎經 140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足小趾,斜向足心,經舟骨粗隆下、內踝后進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內后側、腘窩內側、大腿內后側,通向脊柱,還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線旁開0.5寸,... |
五味堂主 | 60995/69 | 2007/4/18 17:12 |
![]() 手太陽小腸經 132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小指尺側端,行干手背外側,經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至肩部,向下入缺盆。缺盆部支脈沿頸部達面頰,轉入耳中。頰部支脈上行至目內眥。 133 ... |
五味堂主 | 48547/53 | 2007/4/18 14:47 |
![]() 手少陰心經 131 【循行分布】 體表 “ 心系 ” 直行的脈向上至肺出腋窩,行于手臂內側后緣,經肘、腕至掌中,止于小指橈側端。 129 體內 起于心中,屬 “ 心系 ” ,通過橫膈,聯絡... |
五味堂主 | 55737/58 | 2007/4/18 14:19 |
![]() 二、手陽明大腸經 123 【循行分布】 體表 起于食指未端,沿著食指橈側向上,經過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進入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側,再沿上臂外側前緣,上走... |
五味堂主 | 57971/66 | 2007/2/16 21:58 |
![]() . 論壇帖子會隨著回復順序自動考靠前排列,而每個帖子的回復并不規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同一系列帖子零散分布、查找閱讀費時的現象。故將同一系列的帖子連接匯總,編輯成貼,置頂或經常提升,以便讀者快... |
五味堂主 | 11350/3 | 2007/4/24 11:34 |
![]() 氣血通流歌氣血通流細推詳, 寅時注肺卯大腸, 胃辰脾巳午心上, 未到小腸是本鄉, 申到膀胱酉到腎, 戌亥心包三焦當, 還有二時方夜半, 子膽丑肝切莫忘。 |
蘇子 | 5448/2 | 2009/3/4 12:37 |
![]() 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 甲日戌時膽竅陰,丙子時中前谷滎, 戊寅陷谷陽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經注陽溪穴,壬午膀臍委中尋, 甲申時納三焦水,滎合天干取液門。 乙日酉時肝大敦,丁亥時榮少府心, 已丑太白... |
五味堂主 | 7541/0 | 2007/6/25 21:56 |
![]() 本文引自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的眼針教學網站http://210.38.96.104/yzlf/INDEX.HTM 第一章 眼針療法的源流 一、眼針療法是《內經》“觀眼察病”的綜合發展 二、《證治準繩》對眼的臟腑劃分為眼針療法奠定基礎 ... |
五味堂主 | 12196/7 | 2006/12/18 14:48 |
![]() 話說針灸推拿----來自"明堂振衣" 針灸與方藥頗有不同,是極需要體力與精力的一門醫術,如今許多針灸名家都是因年老無力行針,而退行方藥之法了,年輕人自有其優勢。針灸學中所謂“練功”分很多種,有隨“養氣”“... |
蘇北一醫 | 8047/1 | 2007/3/6 19:29 |
![]() 試談阿是穴及其臨床應用 趙松峰 取阿是穴治病的方法由來已久。早在《內經》中就有“以痛為輸”的記載;到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首先提出“阿是穴”的概念;以后隨著阿是穴的發展應用,又有了“不定... |
五味堂主 | 8804/0 | 2006/12/31 21:43 |
![]() 金針賦針法:下針十四法、調氣與運氣法、飛經走氣四法、治病八法 《金針賦》是一篇專論針法的著作,為明初針灸學家徐鳳所寫。 《金針賦》共分九節,內容以針刺手法為主,簡明扼要,便于記誦,對... |
五味堂主 | 6829/2 | 2006/12/17 19:18 |
![]() 灸法入門:灸法基礎 材料的制作方法 艾灸療法的主要材料為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干后在室內放置1年后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 取陳年熟艾去掉雜質粗... |
五味堂主 | 6968/3 | 2006/12/17 15:10 |
![]() 針法入門:針刺法基礎 刺法基礎 刺法主要是研究針和灸的方法的學科,也是臨床治療應掌握的基本功. 腠理至微,隨氣用巧, 針石之間,毫芒即乖。 神存心手之際, 可得解而不得言也。 ——郭玉《后漢書·郭... |
五味堂主 | 7448/3 | 2006/12/17 13:58 |
![]() . 推拿簡史 推拿是一種古老的醫治疾病的方法,遠在兩千余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按摩療法就被廣泛地應用于醫療實踐,當時民間醫生扁鵲運用按摩、針灸成功地搶救了尸厥患者。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秦漢時... |
五味堂主 | 9178/2 | 2006/8/21 21:22 |
![]() 針灸學發展簡史 . 針灸學從產生到成熟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關于針刺療法起源的傳說可以追溯到我國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時期,如古籍記載伏羲氏“嘗味百草而制九針”;“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 |
五味堂主 | 5869/1 | 2006/11/23 20:32 |
![]() 神幻仙人哈達那切塔者的火灸療法 本驗方是從印度搜集到的外科療法之一,被稱為神幻仙人哈達那切塔者的火灸療法。本灸療方法必須觀察火灸的日期與體內值日神位不相沖撞后才能進行。 進行火灸... |
五味堂主 | 8156/0 | 2006/9/27 19:09 |
![]() 藏醫火灸療法 《火灸療法》原為古藏文,成書年代約7世紀末。解放前在敦煌發現后被盜往國外。最近,我國有關部門重金購得該文的印影本。 藏醫中的火灸療法,大部分是由其繼承而來,醫療效果顯... |
五味堂主 | 9114/0 | 2006/9/27 18:58 |
![]() . 針刺麻醉 一、概述 1. 針刺麻醉的概念 針刺麻醉(簡稱針麻)是選擇適當穴位針刺,在患者清醒狀態下施行外科手術的一種麻醉方法。它是我國中西醫根據針刺有鎮痛和調整人體生理功能的作用啟發下... |
五味堂主 | 7662/4 | 2006/8/21 23:25 |
![]() . 九針簡介 針灸作為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產生于生活實踐,與生產力的發展密切相關。針刺需要一定的工具,因此在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時期產生了不同的工具,自人類的雙手能夠制造簡單的勞動工具,即從類人猿進化... |
五味堂主 | 5686/0 | 2006/8/21 21:53 |
共有主題數 31 每頁顯示 30 | 頁碼 1/2 |< << 1 2 >> >| |